|
九、电火花(EDM)机床作业工伤预防指导规范发表时间:2020-01-08 10:18 九、电火花(EDM)机床作业工伤预防指导规范 编者按: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模具行业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,我会将在今后一段时间,陆续摘编由东莞市社会保障局组织编写的《模具行业工伤预防指导规范》一书中的相关章节内容,以供各单位参考落实。 1. 目的 指导人员正确工作,控制加工质量,提高生产效率。 2. 范围 全体EDM加工作业人员适用。 3.作业程序 (1)加工前的注意事项 1)首先要满足加工条件,即图纸、工件对照是否吻合,明确加工要求。 2)新模加工要点: ①加工图符合要求、数据清楚、纸面洁净,新模的加工图要有主管签名,加工图的各栏填写完整。 ②有质量部的合格标识,工件件号与加工图纸和散件图上的件号是否相同。 ③图纸上的电极检测尺寸是否与标识的尺寸相符、准确。 (2)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1)检查工件基准角标识,模具编号标识。 2)检查工件有无碰撞、凸起、生锈现象。 3)去除工件周边毛刺、肿块,将工件清洁干净。 4)检查电极编号标识、基准角标识,电极形状是否与图形符合,电极字码是否正确。 5)检查电极有无撞伤、变形、省光,电极是否有其他要求(如需清角,修R角等)。 6)去除电极基准角毛刺,清理干净。 7)检查电极加工线孔位置是否合适,同时考虑电极的装夹方法。 (3)操作方法与技巧 1)工作清洁干净后放置于工作台上,工件的摆放便于看图纸,最好依图纸方向摆放。采用合适、正确的方法固定好工件。 2)校直基准长边,并检查周边垂直度及直角度,允许误差,长度方向0.02/200毫米,垂直方向0.02/50毫米内为合格工件(精密模除外)。 3)用卡尺检查粗、精电极是否标识正确。 4)装夹时,夹具不能超出电极掌底面积(除非确定夹具绝对避空)。 5)选用合格正确的夹具(治具)夹电极。 6)确认装夹的电极加工行程是否到位。 7)校平电极基准,检查直角(4个角)加强筋(骨位)及斜度、弧度电极的水平、垂直平面,校正时必须反复校对,以消除在校对中产生的误差,并检查两平面的斜度、弧度是否一致,确保误差值在0~0.02毫米之间。 8)加工大电极时,电极需钻排气孔,避免抽真空时工件移动。 9)依图纸确认碰数方法。 10)根据电极数量及工件大小,考虑是否采用球形测头(波仔)碰数。 11)选择碰数方法,用带电小电流或用蜂鸣器碰,手动或自动。 12)工件电极碰数面必须干净无杂物。 13)碰数完成后,换另一坐标系,检查一次分中。 14)碰深度时,至少碰3次以上方可确认合格。 15)EDM的坐标原点必须与图纸一致,决不允许随意动数、更改。 16)设定深度时,考虑底部里需预留火花位还是要加火花位。 (4)放电加工及参数调节 1)开机前检查EDM显示的坐标值是否与图纸一致,核实无误后,方可开机加工。 2)电流的调整,根据火花位的大小、加工的余量、电极大小、加工性质、光洁度要求等来调节检测是否是最佳电流。 3)在电极不变形、不积碳、不加大火花位的前提下,加工电极时,尽量保证更有效地完成。精加工(幼公)各加工参数的调节要保证质量及精度的要求。 4)当加工厚度0.5~1.2毫米的骨位电极时,最大电流不能超过5安,加工动模清角电极时,最小电流不得小于5安(精密模具除外)。 5)在放电加工时,必须要用小电流在I轴方向加工0.01-0.02毫米(打火花印)后,停机检查火花位无误后再继续加工。在放电加工中,务必要加强巡视,随时了解加工情况,避免出现异常导致加工部位打深或者碰伤不加工部位。 6)在工件快加工到图纸技术要求前,应停机提起电极(铜公),对加工部位的尺寸进行检查,确定加工余量与电子尺显示余量相符时,再继续加工到位。 (5)冲油的方法与技巧 1)冲油的方法有:上冲油式、下冲油式、上冲下抽油式、下抽上冲油式、浸泡冲油式;依工件、电极形状选用最佳冲油方式。 2)冲油的作用:有排渣和冷却,冲油时要全面考虑。 3)冲油的效果好与坏,在于方式、方向、位置、冲油的缓与急。 (6)尖叫(利角)电极与加强筋(骨位)电极、清角电极的加工方法与技巧 1)尖角(利角)电极的加工方法是分段加工,开始小电流加工,待大面积触动后,再加大电流。 2)骨位电极的加工方法是三、二、四段加工,放电时间调短。 3)清角电极的加工方法是不用分段加工,按火花位偏大0.05~0.1毫米加工,若有斜度清角,可分段加工,电流可偏大0.1~0.2毫米加工。 (7)加工完成后的自检工作 1)检查工件加工位置是否正确,用卡尺或校表检测,或重新碰数分中后复查。 2)检查深度是否加工到数,用校表或探针检测,或者重新碰深度,再加火花纹。 3)检查火花纹的粗细是否符合要求。 4)检查火花加工面是否变形、倒扣、积碳等现象。 5)检查加工面有否接顺。 6)对照图纸,检查电极是否要移数加工另一位置。 7)确认工件无误后,才可拆下电极。 8)检量电极损坏情况,是否需割电极。 9)检查工件、电极有无异常损耗的部位。 10)所有工件检查无误后,再装夹下一电极或拆卸工件。 11)每件工件完成后,及时报告组长,由组长安装下一工件。 (8)异常现象的处理 1)机器故障时,需及时告知主管组长,并通知设备维修组修理。 2)工件、电极不符合要求时,报告组长处理。 3)图纸有误或模糊不清时,及时通知组长,图纸数据只有技师(编程师、工程师)有修改权限,修改数据时,需要修改者签名确认。 4)加工出现问题,需及时通知组长或主管到现场,协商解决;不得隐藏,不报告及迟报,不得私下解决和自行解决。 5)无论大错小错,都必须在出错时被发觉,及时填写出错报告角部门主管。 6)所有EDM的异常状况,都必须反馈给组长,当组长无法解决困难时报告部门主管。 (9)EDM工作交接 1)机床卫生保养交接:交班人员将机床及周边环境彻底全面地清洁干净,交接给下一班,如接班人员发现上一班卫生没做到位,应及时提醒交班人员。 2)工作台面及图纸的交接:加工的电极及图纸按照编号摆放好,将待加工和已加工的电极及图纸分类摆放交接给下一班人员。 3)校表量具的交接:各技师及技工交接共用保管的量具、校表、工具等,接班时,如发现有丢失或损坏情况需及时提出。 4)工件加工情况的交接包括: ①正在加工的工件及状况。 ②已加工的工件及状态。 ③待加工的工件及状况。 ④工件加工的要求及注意事项。 5)有问题的地方,白班人员及时问清楚再交给夜班人员,交接清楚后方可下班。 6)两班交接工作,必须做到明白、清楚后方可下班,否则追究两班责任。 (10)图纸及电极的管制 1)每套模具所有的电极碰数图纸都用一个文件夹装订,每个文件注明模具编号(写在封面标签上)。 2)加工前所有待加工图纸应存放在文件夹中。 3)在加工过程中,图纸夹在看板中,并且每张加工的图纸由加工人员签上姓名及加工日期。 4)加工后的图档,应于当天存放在该套模具的文件夹中。 5)所有交给EDM加工的图档归火花机组管理,任何人(包括技师)不得私自拿走,只能借用。 6)不同模具的电极不准用同一胶箱存放,由EDM组人员依电极找出图纸。 7)加工完的电极及时放到货架规定的胶箱存放。 8)修模所需的电极,由电极专员找出电极,由技师找出相应的图纸。 (11)电极的装夹 1)目的是使电极不至于在工作状态下松动,使导电性能更好。 2)装夹时夹具不能超出电极基准边(除非确定绝对避空)不至于打伤工件。 3)一般小电极用单个螺杆固定即可,中型电极用加工治具固定2个螺丝连接杆,大型电极用2个螺丝连接杆固定,更大电极必须做合理治具,连上机头后不能摇动、晃动为最佳。 4)一般连接杆采用较短的杆,否则容易晃动。除特殊情况外,如电极需避空等。 5)石墨电极(碳公)除完成以上工序外,如有需要,在电极与连接治具上涂少许“502”胶水。石墨电极(锁公)锁螺杆时,不可太紧以免“崩牙”,加工时连接处需冲电花油,以缓冲为最佳。
文章分类:
技术信息
|